第六百一十六章 赐婚联姻-《贞观大闲人》
第(3/3)页
李素骑在马上,闭眼静气养神,懒得搭理他。
“亏了,我好亏啊……”李治委屈得嘴角瘪成了苦瓜状,愁眉苦脸道:“莫名其妙的,我怎么就要娶亲了?我到底得罪谁了?”
抬头望向李素,李治委屈地道:“明明是你得罪了王家,父皇为何让我来受过?子正兄,治之惑兄可解乎?”
李素瞟了他一眼,悠悠道:“晋阳之乱已平,你既在父皇面前立了大功,挣足了民望,还白赚了一个名门大户的闺女当婆姨,殿下,你到底亏在哪里?”
李治张了张嘴,发现无言可对,不由气急败坏道:“可我才十二岁!”
“那又怎样?”李素朝他下三路一瞥,然后扭过头道:“现在不中用,不代表以后也不中用,那个……殿下,你要对自己有信心,……还要有耐心。”
李治一脸迷茫:“啥不中用?我哪里不中用?”
李素笑抚狗头,纯情小处男挺可爱的,就是傻了点,怎么看都不像史书里说的那位英明睿智不逊乃父,领导大唐进入国土版图快速扩充时期的高宗皇帝,莫非史书是这小屁孩临死前请枪手写的?
李素抚头的动作,李治倒从来没生过气,每次李素把手抚到他头顶时,李治总是微微眯着眼,露出小狗晒太阳似的惬意舒服的表情,萌得不要不要的。
从长安到晋阳,二人可谓休戚与共,同甘共苦,而且越来越有默契,李治虽然年幼,但眼力绝不差,该聪明的时候非常聪明,从来没让李素失望过,李素的能力再加上李治的身份,二人一搭一唱,晋阳之乱就在这一大一小二人的手里平息了。
相处的时间越久,李素对李治的感情也越来越喜爱。
这种喜爱的情绪跟他日后当不当皇帝无关,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这孩子不错,没有半分功利的想法,哪怕因为李素的到来而改变了历史,李治并没有当上皇帝,李素仍会将他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,或是比朋友更深一些的兄弟之情。
当然,感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加深的,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也是如此,目前来说,李素还没有为李治赴汤蹈火的觉悟,只是感情比刚认识时深了许多,这种“深”是有底线的,比如刚认识李治时,大家关系还不熟,如果李治眼前有个大坑,李素不会吱声,只会眼睁睁看他栽进去,再比如现在,大家已经很熟了,如果有一支冷箭射向李治,李素的忠心也没到以身帮李治挡箭的地步,顶多暴起身形把李治踹飞,让他不被冷箭射中就够了,这就是二人目前关系深浅的写照,至于将来二人的交情更深了,李素会不会以身为李治挡箭……这个,应该是不会的,还是会一脚把他踹飞。
…………
回程枯燥乏味,但归家的喜悦和迫切心情在队伍中弥漫不散,所以行军的士气还是很高昂的,当然,其中少不了方老五高亢嘹亮的秦腔黄调,常引得队伍一片大笑和起哄,气氛就在这种欢快的调子里越走越快。
李绩这次也随军进长安,除了留下五千兵马长驻晋阳,其余的一万五千人撤回了并州,作为这次平乱的武力威压角色,李绩也要跟着进长安述职。
刚打发过李治,让他努力对日后有婆姨的日子渐渐习惯,李绩便策马上前,与李素并肩而骑。
颠簸的马背上,李绩捋须深深看着李素,嘴角噙着一丝捉摸不透的笑意,李素被李绩的目光盯得浑身发毛,只好朝他咧嘴友善地笑笑。
“以往长安城常言李家娃子机智过人,聪慧敏行,行事常出人意料,连陛下都夸赞你是大唐的少年英杰,为此而刻意将你调职尚书省,可见日后前程不可限量,老夫直到如今方才相信传言不虚,小娃子,你一人心思可当得十万雄兵啊。”
李素连连陪笑:“小子不敢,李伯伯谬赞了。”
“老夫说是就是,亲手挣来的功劳,有什么好谦虚的?娃子可莫学了文人儒士那种酸腐之气,老夫最看不惯了!”李绩不满地道。
“是,小子发现自己确实很了不起,李伯伯所言非常恰当,小子当仁不让。”李素从善如流地改正了瞎谦虚的错误。
“你……”李绩捋胡须的手一抖,似乎想抽他,可刚才自己确实是这么训斥的,李素似乎没做错什么,一时间颇为犹豫踌躇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