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(11)-《宰执天下》
第(3/3)页
如今之所以铜贵钱贱,使得不法之徒融钱取铜,去铸造铜器,正好证明了铜钱本身与实际价值无关,而只跟信用有关。否则钱币的价格就不应该低于等量的铜器。
而朝廷铸币,就有义务维持货币的信用。
“昔年文潞公安抚陕西,有一官上书请废铁钱。事虽不遂,但谣言已传遍京兆府。市井之中,物价腾贵,而铁钱无人收用。文潞公使家人以绢四百匹至市上易铁钱,民间遂安,铁钱通行如初。他所做的,也只是回复铁钱的信用。”
赵世将感慨着。不论这是不是示好旧党,韩冈利用文彦博为例证,在文章中把道理说得更为通透了。而且秉承了韩冈一贯的文风,都是论点、论据、论证俱全,证据都来自于身边随处可见的场景,让人看了就不由的信服。
在场的诸多人等,看了韩冈的文章,无不信服。
剩下的只是做和不做,以及韩冈想要他们怎么做。
所以他们需要冯从义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“《钱源》。”
王安石对着面前的字纸皱着眉头。
平章军国重事,一人之下而已,天底下想要奉承他的不知凡几。从快报报社得到信报,拿到韩冈想要刊载的文章,比任何人都要早。
按照韩冈过去命名的习惯,也许应该改成《货泉追源》才是,那样已经很直白了,而现在的题目更直白。
轻轻将纸页折起,王安石重重的靠在椅背上,神色前所未有的沉重。
“大人,怎么了?”
王旁亲自端了解暑的饮子过来,却见王安石对着书桌叹气。
王安石将单薄的纸页递给儿子,有着淡淡的失落:“无一字提及义利,却没人比他说得更通透了。”
钱即是信。
义利之辩,至此可以休矣。
韩冈没有一句反对铸币,却明白的要求朝廷保证新币的信用。
人无信而不立,国无信而难存。
朝廷几次铸大钱,看似有赚,其实亏掉的是国家的信用,长此以往,信用耗尽,国何以存?
打仗之前都要一道檄文,这叫名正言顺。韩冈这一回也是名正言顺了吧。至少在朝廷之外,所有人都会认为将韩冈阻拦于外是个巨大的错误——若有韩冈在朝,朝廷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蠢事?
与其空耗唇舌,不如穷究其理。
这正是气学的宗旨。
王安石沉沉一叹,他一意孤行坚持的新学,真的是对的吗?
第(3/3)页